close

貴陽教育局:用“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

“親愛的爸爸,三毛已經6天沒見到你的樣子瞭,我好想你哦,快來和我視頻吧!”網絡親子溝通平臺系統自動彈出瞭這樣一條消息。

三毛是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的一名留守兒童,他的爸爸在浙江省寧波市打工,在網絡親子溝通平臺的親情室中,三毛爸爸的“五星評價”好評率最低,隻得到瞭兩顆紅心。同在親情室中的羅老師發瞭個消息提醒三毛的爸爸:“親愛的傢長,開學三天瞭,三毛換瞭新宿舍,別忘瞭抽空和孩子交流。”

通過這款由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親子溝通平臺,羅老師不僅可以幫助三毛同學聯系到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還可以在傢長和孩子通話時通過“三方模式”或“旁聽模式”,在溝通方法、溝通內容等方面給予他們一些科學專業的指導。

長順縣地處貴州中部,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區。從高空俯瞰,位於萬峰叢中的縣城被四面青山環抱著,城在山中,水在城中。長期以來,受生態脆弱、土壤貧瘠、交通閉塞等疊加因素制約,這裡戴上瞭國傢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帽子。

長順縣所在的貴州省,是全國貧困面比較廣、貧困程度比較深的省份之一,88個縣級單位中有50個是國傢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攻堅,無疑是當下貴州省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近年來,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市在脫貧攻堅戰中把責任擔當化為實際行動,與長順縣結成對子,在幫扶長順縣的過程中探索出瞭“大數據+教育”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智/質)的“貴陽模式”。

機器進課堂 既當老師又做軍師

現在,長順縣廣順中學八年級(10)班的杜婷婷、田詩琪、方夢璐、梁金秋等同學,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教室後墻上的平板電腦,將自己作業中的錯題拍照上傳瞭,iPad內搭載的作業輔導系統很快就能診斷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給予指導。

求解利用“會講課”的iPad,廣順中學八年級(10)班的學生正在自學,當他們進入iPad“樂沖刺作業輔導”系統的賬號、拍下作業中的錯題後,系統馬上就能檢索出講解視頻。

6月4日上午,《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來到這所有著60年歷史的長順縣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時,物理教師魏明全正在給八年級(10)班的學生上課,講解完新的授課內容之後,魏明全“一聲令下”,50多個學生立即進入自學模式,他們每兩個人組成一組,用指紋或刷臉的方式進入iPad“樂沖刺作業輔導”系統的賬號,然後拍下作業中的錯題。

此時此刻,一個個“會講課”的iPad儼然成瞭這個班級的物理教師。系統通過對學生錯題的識別,馬上檢索出講解視頻,學生們點開視頻後,就能得到名師的講解指點。但這並不意味著魏明全可以休息瞭,他一面引導著學生完成拍題後的自學環節,並有針對性地給部分學生做單獨輔導,一面還要用教師手機端來接收經過CD-CAT認知診斷以後的學生錯題分析圖表。

這個由系統自動生成的分析圖表的作用不容小覷,它可是教師們的“軍師”呢,每周它會向教師“報告”兩次學生作業學習問題數據、行為數據,並進行分析、診斷和預測,識別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潛在問題。這天,“軍師”給魏明全做瞭如下匯報:“八(10)班上周物理課有36人有拍題練習記錄,物理最多抓拍13題、訂正10題,部分同學沒有完成每周一練。”收到“情報”後,魏明全就開始著手準備根據發現的問題來調整課堂的授課內容瞭。

作為“樂沖刺”的試點班級,八年級(10)班的教室,已被佈置成“大數據+教育”特色現代化教室。教室後墻上方粘貼著“樂沖刺”幾個醒目的字樣以及它的logo,下方則一字排開懸掛著8個iPad,師生們都稱它為“iPad墻”。

去年9月,這些“機器傢夥”剛來到這間教室的時候,學生並不是很喜歡接近它們,於是,老師們制定瞭“八(10)班樂沖刺輔導安排表”並將它張貼在教室門右側的墻上,全班51名學生被分為八個組,每組的小組長要負責督促組員完成拍題和練習,並對平板電腦進行維護管理。按照規定,每位同學每周要完成數學和物理各拍3題並做訂正練習6題,同時完成“每周一練”和老師“組卷練習”;完成任務較好的組長和學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而不認真拍題練習的同學,則會受到批評和督促。

經過瞭一段時間的引導後,學生們漸漸地喜歡上瞭這些“會講課”的“iPad老師”,“樂沖刺”試點班級的授課老師們也摸出瞭一些規律,他們評價說:“這個系統平臺對於成績排在中下遊的學生幫助最大,他們也最喜歡用。”

用科技改變傢校合作方式

就在八年級(10)班學生上物理課的時候,八年級(9)班的15歲女生楊金玲正在班主任韋華的幫助下,通過裝置於iPad中的親子溝通平臺來聯系在浙江工作的父親,這位看上去挺靦腆的小姑娘平時住校,通常每周回一次傢,而大多數時候,她在這個傢中都看不到父母,陪伴她成長的是外婆。這天,韋華幫她登錄上瞭自己的賬號,並提醒她向父親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通過親子溝通系統,在班主任或專聘輔導員的督促和指導下,不僅能夠讓傢長有足夠的溝通頻次、正確的溝通方法、適宜的溝通內容,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傢長的關懷、健康成長,同時,系統可以對溝通的過程進行跟蹤,對溝通的效果進行分析反饋。”據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他們最新打造出來的一個專業、規范的傢校合作平臺,其“幕後策劃”是貴陽市教育局。

“這個平臺直接針對的是當下社會中的一些教育弊端。比如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還在城市中打拼,這樣的傢庭有責任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發展空間,而通過多方參與、及時提醒、專傢指導、學校幹預、效果跟蹤、科學評價,這個專業的親子溝通平臺能夠幫助留守兒童獲得良好的傢庭教育,讓他們得到健康成長。”在接受《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筆者拜訪時,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說。

具體而言,這個親子溝通系統會在哪些方面給傢長提供正確的指導呢?這位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舉例說,很多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給孩子打電話,第一句話就會先問成績怎麼樣,接下來又問有沒有被老師批評,然後開始噓寒問暖,而孩子的感受如何、幸福快樂與否,通常卻被忽略瞭。“當孩子進步的時候要予以恰當的鼓勵,剛入學的時候,傢長需要關註孩子適不適應新的校園生活、有沒有交到好朋友、一日三餐吃得好不好、需要傢裡為他做點什麼。”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列舉的這些方面,都是親子溝通系統所能給予指導的。

今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周,貴陽市大卡車四路行車記錄器|大卡車四路行車記錄器推薦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好“開學傢長第一課”活動,老師需要向傢長介紹孩子們在入學之後傢長應該做什麼、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是什麼、學生可以做什麼、學校能夠和傢長一起做什麼等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活動,貴陽市既幫助教師提升瞭傢庭教育業務水平,同時也幫助傢長做好瞭傢庭教育,無形中更是促進瞭傢校合作。

探索出好的教育方式後,“貴陽老師”當然沒有忘記“長順學生”們,在對長順縣進行脫貧攻堅幫扶的過程中,貴陽市教育局引入大數據手段,創新開發瞭這個被老師、傢長、孩子三方點贊的親子溝通系統。

目前,全國各地教育扶貧的主要做法集中在硬件建設、經費資助、師資培訓、招生政策傾斜等方面,而貴陽市則通過大數據引領教育扶貧工作,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發展,讓貧困傢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實現育成一人、脫貧一戶、幸福一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目標。

“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需要用科技手段來改變!”這是讓原貴陽市教育局副局長胡靜印象格外深刻的一句話,一直想為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做些貢獻的她,現在是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主要負責“大數據+教育”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智/質)這個項目的規劃工作。

在前述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看來,教育大數據反映的不僅僅是教育現象,還蘊藏著大量有價值的教育教學信息,對這些數據的挖掘、分析、建模,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區域教育發展現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使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由主觀經驗總結走向客觀數據分析,由推斷走向科學,“如果整個社會和教育融合的能力得到瞭提升,當一個區域的孩子們真正成長起來,有能力為自己的未來‘打天下’時,這個地方就沒有貧困瞭”。

隔空凌“雲”一個老師“三個幫”

“隔空”互動2018年6月4日下午,長順縣民族中學數學教師班萬平在雲教研教室上課,通過在這間錄播教室中進行的多視角、多維度課堂錄制,他能夠接受貴陽市評課專傢們的評議。在班萬平上課的同時,學校裡負責技術的老師通過一個“智能導播臺”(右圖)來調節錄制的視角和維度,評課專傢可以在任意地點通過手機端直接對課堂進行點評。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大數據+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業、促進親子溝通,還能成為老師們的好幫手。

據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長順縣的廣順中學和長順民族中學等試點學校,都建設有雲教研教室,各學科教師輪流到該教室進行常規授課。通過在錄播教室進行的多視角、多維度課堂錄制,授課教師能夠從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語言、課堂板書、教學應變能力和師生互動效果等各個方面接受評課專傢們的評議;而評課專傢也可以在任意地點通過手機端直接對課堂進行點評,並在課後與教師進行互動,起到專傢引領、同伴互助的作用。

如今,長順縣民族中學英語教師劉玲琳已經習慣於在雲教研教室的好幾個攝像頭下講課瞭。隻要一走進這間特別的教室,上課鈴聲一響,教室內安裝的攝像頭就開始啟動,將她授課的內容同步直播到專門的網絡平臺上。而此時此刻,施娟、胡淼、雷小鳳這三位貴陽市初中英語教研員和骨幹教師,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遠程在線同步觀看劉玲琳的課堂教學視頻,並對她進行指導。

受貴陽市教育局指派,施娟、胡淼、雷小鳳等百餘名教師成為“大數據+教育”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智/質)項目中的評課專傢,與劉玲琳一起接受幫扶的長順縣教師則一共有42名。

去年9月,該項目啟動儀式在長順縣民族中學舉行,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在該縣民族中學和廣順中學使用“大數據+教育”手段,旨在幫助學校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精準扶貧。

當時,有10年教齡的劉玲琳已經是長順縣民族中學的骨幹教師,她並沒有特別重視這個項目。她在雲教研教室中給學生們上的第一堂課剛剛結束,就接到瞭施娟打來的電話,施娟對她的授課予以肯定的同時,也指出瞭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活動有些流於形式、沒有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等等。此後,劉玲琳在三位經驗豐富的評課專傢的指導下,逐漸轉變瞭教學方式、從思想上更新瞭對教師職業的認知,又在教研水平方面得以不斷打磨提升,收獲瞭來自各方面的認可。今年年初,她被調往長順縣第四中學,長順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和傢長都舍不得她離開。而此時的劉玲琳已經很難和這個項目說再見瞭,為瞭能夠繼續得到三位貴陽專傢教師的幫助,她主動提出繼續為長順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們上雲教研教室的英語課。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6鏡頭行車記錄器|六鏡頭行車記錄器|六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六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為何要為每名接受幫扶的長順縣教師配備3位評課專傢?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解釋道,這是綜合考慮到不同老師的授課風格和其忙碌程度後所決定的。為瞭確保項目的持續性、科學性、嚴謹性,貴陽市教育局為這個項目制定瞭許多“實施規范”,比如對象要精準,貴陽名師3+1,參與對象自願報名;要量化評課標準,不僅評課標準要適合當地水平,工作流程也要按照“聽-評-指-饋-跟、講-思-問-改-升”這樣的標準化流程進行;機制要完善,要形成反洗反饋模型,要有專傢考核體系、教師考核體系、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強保障”,等等。

“大數據+教育”是個生態圈

劉玲琳在職業發展方面的成長變化隻是縮影。

同樣接受貴陽教育專傢幫扶的廣順中學有著15年教齡的數學教師陳昌友說,“我一直倡導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充分交流,接受幫扶之後,貴陽的老師們在肯定我的教學模式的同時,也為我提出瞭改進意見,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展示特別充分。”

長順縣民族中學有12年教齡的數學教師班萬平說,“現在我很熱愛錄播課、熱愛設計自己的課、熱愛反思自己的每一節常態課、熱愛跟學生交流……雲教研讓我開闊瞭眼界,拓寬瞭思路,轉變瞭觀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地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

廣順中學英語教師、教齡4年的李蘭說,“雖然過去一直強調要有課標意識,但直到接受張莉菲、李斌和唐唯三位貴陽老師的幫扶,我才對課標、核心素養等有瞭更深的理解,現在,我覺得要上好一節課,老師既要成為一個引導者,也要成為一個協調者。”

在“大數據+教育”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智/質)這一項目啟動之前,為獲取詳實的一線數據,為制定大數據精準扶貧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礎,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包括需求、開發、技術支持和教育顧問在內的七人調研小組,從去年3月24日開始,在貴陽市的教育扶貧點長順縣開展瞭為期七天的調研工作。

之後,調研小組得出結論:國傢高度重視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並鼓勵運用大數據助推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在大數據引領教育精準扶貧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區域形成瞭完整、系統、成熟的模式,該項工作具有創新性,同時也有助於貴陽市創新型中心城市的建設;在貴州省實施大扶貧和大數據兩大戰略的推進過程中,貴陽市具備通過大數據引領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條件和環境,並能夠運用大數據的方法,解決廣大師生迫切需要的提升學業成就和教師專業發展等涉及教育質量提升根本性的問題,實現教育精準扶貧;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應面向學生和教師提供直截瞭當的教育服務,提高學生學業成就、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據長順縣教研室副主任彭賢凱介紹,貴陽市教育局在2016年11月與長順縣教育局簽訂瞭對口幫扶協議,此後,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本著“以提升長順縣教育事業發展整體水平為主要任務,充分發揮貴陽教育的引領作用,著力促進教育觀念轉變,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長順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宗旨,為長順教育做瞭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除瞭為長順縣培養42位骨幹教師外,還安排長順縣教科研人員到貴陽市進行跟崗培訓,“一年來從縣教研室、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選派瞭上百位老師到貴陽參加各類跟崗培訓”。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6年年底,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指出要“加強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應用”。今年6月發佈的《關於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則提到要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加強貧困地區各類學校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實現兩類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寬帶網絡全覆蓋。配合教育部門加強遠程教育應用推廣,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貧困地區的共享應用”。

貴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高6鏡頭行車記錄器度重視扶貧工作,隨著全省大扶貧和大數據兩大戰略的縱深推進,貴陽市逐漸具備瞭通過大數據引領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條件和環境。貴陽市教育局因勢利導、積極探索,在長順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利用大數據容量大、變化快、多樣性、高價值等特點,構建出一個提智、提質的“大數據+教育”教育精準扶貧模式,讓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精準覆蓋、精準推送、精準支持,持續形成教育精準扶貧生態環境。

如今,已打出“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組合拳的貴陽市,正致力於探索“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的路徑,開發“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的產品,形成“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的思路和“大數據+教育”精準扶貧的產業。

而在貴陽市教育局負責人的理想中,未來,一個“大數據+教育”的生態圈將要在貴陽形成,並走向全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ggmvjayl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